翻页   夜间
聚缘文学 > 杀出梁山泊 > 第十五章:抓拿王伦
 
宋江见吴用不但获得众人的称赞,还得到赵大人的青睐。

心里既替吴用高兴,又为自己慧眼识人感到自豪。

同时,内心深处,也有一种失落的感觉。

退到一边的王伦,没有想到吴用的第二首诗,竟然比第一首更引起轰动。

自己本来想借刁难吴用,让对方出丑的同时,提高自己的威望。

没想到弄巧成拙。

这一下,不但没有让对方出丑,相反的,更成全了对方,让他一日成名。

出丑的,反而是自己。

眼前这个衣着陈旧,貌不惊人的教书匠,从今日起,就将名扬四海。

甚至步入官场,从此官运亨通。

很有可能,还会成为自己的父母官。

想到这里,本就心胸狭隘的王伦,脑洞一阵发热。

禁不住胸中那口恶气,突然提笔,在纸上写下黄巢的那首《不第后赋菊》:

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

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

写完后,王伦还不解气,竟然又大声朗诵起来。

北宋不想现代,信息传播快,前一天发生的事情,第二天满城皆知。

北宋时期,因为奉行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的祖训,文人地位提高,读书之风盛行。

一时涌现出诸多文人雅士,创作了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诗词。

但因为古代信息匮乏,对前朝名人的作品,都是靠从前人留下来的手抄本中获得,数量很少。

黄巢的《不第后赋菊》,虽然得以流传后世,但因为黄巢是叛军首领,在唐、宋时期,他的诗是被禁止流传。

抄写、朗诵叛军首领诗词者,视同谋反,按律当被处斩。

所以,黄巢的诗,虽然在现代很著名,但在北宋时期,因为被禁止流传,却是少有人知道。

所以,王伦一朗诵,众人先是一怔,随即,许多不明真相的人,便大声叫好。

但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吴用,心里却很清楚。

虽然同样是文抄公,可吴用抄的是后世之人的大作,在北宋,永远不用担心会被人穿帮。

王伦则不同,他不但是抄袭前人的作品,容易穿帮,被人发现,还一时大脑发热,抄袭唐朝叛军首领的反诗。

这简直就是在作死。

此刻,在座之人,皆都听出,此诗内含杀气。

有几位年龄较大者,隐隐约约感觉,此诗颇有一股造反者气势,似曾相识。

只是一时想不起来。

吴用看了下赵仲,发现对方正皱着眉头。

低头沉思。以赵仲的才华和见识,本应知道这是黄巢的反诗。

但因为此诗在前朝时,就已被禁读。

赵仲虽然以前有看过,但身为皇家子弟,从小受到的都是正统的教育,严格遵循祖宗戒律,不去看不当看之书。

所以,听到王伦的朗诵后,虽然感觉耳熟,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,是在哪里看过?

但大脑中却明显感觉出,这诗里面,透射出一股浓浓的杀气,明显带着反骨。

吴用见状,走近王伦,小声道:“这是黄巢的反诗,你想被杀头?”

王伦浑身一颤,大脑轰的一下,差点爆开。

人也迅速清醒过来。

狠狠瞪了吴用一眼,定了下神,强自镇定的往边上退去。

随后,趁乱逃离现场。

吴用见状,冷笑一声。

也不多说,假装没看见。

“刚才朗诵的人是谁?”

赵仲沉思片刻后,突然想起,这是唐朝叛军首领黄巢的反诗,一下站了起来,大声喊道。

“是、是谁?”

刘知县闻言,吃了一惊,连忙也起身大喊。

刘知县并不是读书人出身,是靠着祖上是大财主,家里有钱,找亲戚行贿前任知府,才当上知县。

所以,他并不知道,王伦朗诵的竟然是黄巢的反诗。

但他看到赵仲脸上愤怒的表情,便知道出大事情了,连忙也跟着起身大喊。

“那人有点面熟,却想不起是谁?”

“怎么不见了?”

“对啊,刚才还在,怎么一下就不见了?”

……

宋江见状,也连忙四处张望,却已经不见王伦的身影。

“刚才那人,有谁认识?”

赵仲双眼扫视着众人,厉声道。

“禀告大人,小人认得那人。”

宋江连忙上前道:“那人名叫王伦,是个落第秀才,人称白衣秀士,系本县王家村人。”

“好你个王伦,胆大包天,竟然敢在本知府面前,公然朗诵黄巢的反诗?刘知县,立刻派人抓捕此人!”

“是!”

刘知县闻言,连忙喊叫手下,全城搜捕,抓拿王伦。

众人听后,也都大吃一惊,内心一阵惶恐。

“刘成,在你的辖下,出现如此大逆不道之人,你非但没有察觉,反而还让他进人诗词会,你可知罪?”

赵仲铁青着脸,将双眼盯向刘知县,大声质问。

刘知县闻言,吓得噗通一下,跪倒在地。

不停的向赵大人磕头。

嘴巴一阵颤抖,好不容易才发出声。

断断续续道:“下、下下官、该该、该死,请、请大大人,赎、赎罪、罪。”

赵仲怒瞪着刘知县,厉声道:“抓不到王伦,本官以同谋罪将你斩首示众!”

刘知县一听,脑袋“轰”的一下,脸如死人一样苍白。

整个人一下瘫倒在地。

心里悔得,连肠子都要烂掉了!

本来只是想抱住赵大人的马腿,拍个马屁。

不曾想,马屁还没拍到,自己的脑袋,却有可能要被拍掉了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